春到人間, 台北市象山生態日漸豐富.
↓ 首見首拍, 最近才看清楚原來是2隻在交配, 之前一直以為僅1隻, 比手指頭還小


↓ 首見首拍,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站只有學名沒有中文名, 嘎嘎昆蟲網稱之為白斑錦夜蛾, 學名 Phlogophora albovittata (Moore, 1867), 鱗翅目(Lepidoptera), 夜蛾科(Noctuidae)


↓ 首見首拍, 像穿著絲綢的貴婦



↓ 印象中也是首見首拍


↓ 印象中也沒拍過, 金盞窗蛾, 學名 Pyrinioides sinuosus (Warren, 1896), 鱗翅目(Lepidoptera), 網蛾科(Thyrididae)


↓ 首見首拍

↓ 好像也沒拍過, 蓬萊藍紋斑蛾(藍紋小斑蛾), 學名 Clelea formosana (Strand, 1915), 鱗翅目(Lepidoptera), 斑蛾科(Zygaenidae), 台灣特有種

↓ 今天霧濛濛的

↓ 沒拍過這麼多擠在一起, 有那麼冷嗎?



↓ 常見班底, 突背斑紅蝽(大星椿象), 學名 Physopelta gutta gutta (Burmeister, 1834), 半翅目(Hemiptera), 大紅蝽科(Largidae)


↓ 最近也很常見


↓ 小三線蝶(小環蛺蝶, 荻胥, 荻環蛺蝶, 小三線蛺蝶), 學名 Neptis sappho formosana (Fruhstorfer, 1908), 鱗翅目(Lepidoptera), 蛺蝶科(Nymphalidae), 台灣三線蝶家族中體型最小的







↓ 印象中沒在象山拍過, 第一次拍到是在往三峽雲森瀑布的步道上, 老是拍不好, 帶錨紋蛾, 學名 Callidula attenuate (Moore,1879), 鱗翅目(Lepidoptera), 錨紋蛾科(Callidulidae)


↓ 光線太暗, 靠閃光燈拍還是出現遲滯現象



↓ 剛開始拍生態時以為金龜都是同一種, 其實未必, 分辨重點在黑斑的數量及排列及形狀





↓ 網路上多稱之為四紋象鼻蟲(月桃象鼻蟲), 學名 Sphenocorynes kosempoensis (Janczyk, 1964), 鞘翅目(Coleoptera), 椰象鼻蟲科(Dryophthoridae),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站上只有學名, 尚未有中文名


↓ 今年第一次看到竹節蟲




↓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種倒栽蔥的怪姿勢有點嚇到

↓ 六巨石依然是人潮聚集



↓ 又在同一棵樹見到牠們, 想必有特殊關聯, 特別把樹也拍下來



↓ 象山頂涼亭也依然是熱門攝影地點




↓ 這好像也沒拍過

↓ 圓端擬燈蛾, 學名 Asota heliconia subsp. zebrina (Butler, 1877), 鱗翅目(Lepidoptera), 夜蛾科(Noctuidae)














↓ 以下是毛毛蟲, 對毛毛蟲過敏的請止步






以上內容若有誤, 歡迎指正.
謝謝賞圖!
 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